1982年,杀人犯假冒军官,骗取国家枪支,最后因相机暴露身份

发布日期:2024-12-20 23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在阅读本文之前,诚邀您点一个关注,既方便您参与讨论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支持!

1982年一位身穿解放军服装的军人来到商店,想要卖掉手中的相机,换取一些钱财。

当柜台人员台要求这位军人出示相关证件时,他却表示,自己到四川完成任务,却在路上丢失了所有的证件和钱财,现在只剩这台相机。为了完成任务,尽快回到部队,他急需一笔费用,希望柜员能够通融。

可是没有相关的证件,不符合规定,工作人员不敢同意这笔交易。这时,军人的一个举动,却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。

身穿军装却被人怀疑身份的真实性,他到底做了什么?他的最终结局如何?

商店暴露身份

男子一个小小的举动,暴露自己假冒军人的事实。

1982年一位身穿解放军服装的男子,来到四川南充的一家商店内,想要售卖自己随身携带的相机。柜台人员仔细看了相机之后,按照惯例,询问相机的基本情况,同时要求男人出示相关证件,证明他的身份和相机的来历。

这时男子却面露难色,乞求般的告诉柜台人员:我是部队派到这边来执行任务的,但是在路上我的钱包和证件全部丢了,现在身无分文,我只想用这个相机换点钱,支撑我完成任务,顺利回到部队。”

男人说得情真意切,加上他穿着军装,百姓对军人有天然的信任感。柜员这时也有些心软,想着要不就把他的相机买了。

但上世纪80年代,我国对各项物资的管控非常严格,如果没有正规证件,柜员私自同意交易,那么柜员将会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
所以柜员考虑之后还是拒绝了这位男子的请求:“是这样的,我们这边要求是必须要有相关证件,如果你证件丢失了,现在可以去补办,只要有证件,我可以出高价买下这台相机。”

柜员的解释非常清楚,但这位男子依旧很执着。他不停的告诉柜员,他就是军人,这台相机的来源没有问题,是正规物品,想要柜员立刻换钱给他。

他的理由是自己现在身无分文,什么都干不了。部队布置的任务迫在眉睫,自己现在没有时间去补办任何东西。

不论男子怎么说,柜员都坚持要求必须有相关证件。男子没有办法,只得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枪往柜台上一扔:“你看好了,这可是真枪,只有部队才有。如果我不是部队的人,怎么会随身带着这个枪?”

看到男子突然掏出一把枪放在柜台上,柜员被吓了一跳,求助地看向周围。恰巧她看到供销社的小杨,虽然商店和供销社不是一个单位,但大家都在同一条街道上,两人都认识对方。

小杨刚走进商店时,就注意到了这位异常的男子,也看到了他掏枪的那一幕。

小杨虽然不是军人,但家里好几个都和部队有些关联,自己稍微清楚一些部队的规矩。

部队明确要求,在外执行任务时,除非是遇到穷凶极恶的歹徒,否则不能把自己的配枪拿出来。这是极其危险的动作,一来枪支的危险性太高,怕擦枪走火,伤害到无辜群众,群众被枪支恐吓住。

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警察、军人的枪支一旦露面,很容易引来不法之人的觊觎,之前就出过几次军人枪支被抢事件。

小杨对这男子的身份有了疑虑,他仔细观察,这男子的话语、动作等方面不像长期待在军队,很熟悉军队作风做派的人。

难道他是刚入伍不久?但刚入伍不久的新兵,怎么可能被派出执行任务?这两点就自相矛盾了。

小杨一边想着,一边不露声色的和这男子打招呼:“你是要卖这个相机吗?我能不能看一下?”男子闻言便把相机递给了小杨。

小杨仔细看了看:“不错,你这个相机是最新款,保养的很好,有八成新,他们给你预估60块是不是?我可以给到你80块,你直接把这个相机卖给我好不好?”

小杨并不是看上了这台相机,他想先稳住这个人,不管他是不是军人,但他手里的枪不是假的,如果激怒他,自己很可能会死在这个商店。

80块钱的价格远远超出了男子的心理预期,他很高兴,答应了小杨的要求。这时,小杨却话锋一转,告诉这位男子:“我今天出门的时候没有带这么多钱,可能需要回家取一下。看你着不着急,不着急就在商店里等我,如果着急,就跟我走一趟,跟我回家去拿钱。”

男子想尽快把钱拿到手,于是选择和小杨一起回家拿钱。回家的路上,小杨一直找各种话题和男子套近乎。男子本不想理他,但想着这人用80块钱买自己的相机,于是口头上对他客气了起来。

两人就这样边聊边走,不一会儿就走到了当地的派出所门口。小杨这时抱歉的看着他说:“我是真的喜欢这个相机,但是80块钱我的确拿不出来,我手里的积蓄根本就买不起这台相机。刚刚我在商店听说了,你是个军人,证件、钱财都丢了,派出所和你们是兄弟单位,你现在进去,他们肯定会帮助你。不用担心你,他们会配合你完成任务,平安把你送回部队。”

派出所查清了这男子的真实身份,发现他竟然是个杀人犯,更令人震惊的是,他的枪支和服装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骗来的。

派出所揭露谎言

男子走到派出所门口,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被骗了,立刻转身逃跑。可小杨花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才把他骗到派出所,怎么可能让他轻易逃跑?

小杨直接先发制人,大声喊起来:“同志!派出所的同志!我旁边这位同志是你们兄弟部队的,他到这里来执行任务,结果钱财和证件全被偷了。现在他身无分文,想要来你们这里寻求帮助,你们帮助这位同志完成任务,顺便送他回到他的部队?”

派出所的民警见这男子穿着军装,又遇到这么大的困难,立马将男子带到服务厅内,让男子说出自己及部队的基本信息。等民警核核对完毕之后,就能够帮助这位同志。

但是这男子在说信息时却支支吾吾,模糊不清。在民警的再三追问之下,这男子才说自己叫张仕义,是湖南一个部队中的小军官。

民警根据男子提供的信息,在网上查询他的部队。但是民警查了一圈,都没有发现他所在部队内有一名叫作张仕义的士兵。不论是新兵还是老兵,民警都翻了个遍,没有发现张士义这个名字。

民警只好再向男子询问,确认信息是否准确。男子又是一副支支吾吾的神情,这时他说到自己姓王,是隔壁部队的一个成员。

关于男子的突然改口,民警们心中都有一个疑惑:作为当兵的人,他竟然记不住自己的部队地址和部队名称,更关键的是,他难道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吗?

任谁都能看出这男子有问题,但他就是死不承认,一口咬定自己是个军人,到这里来就是执行任务。现在在派出所已经耽误了很多时间,自己必须立马出去执行任务,否则将会受到部队的惩罚。

民警们当然不会相信什么任务紧急的话语,在派出所交代一下基本信息的时间还是有的,关键是你的所有证件都丢了,还怎么去完成任务?现在到处都需要介绍信等各方面的证件。

没有证件就是寸步难行,哪个单位都去不了,别人不会相信你的身份。可是这男子为什么对补办证件这方面一点都不着急?

为了试探这位男子,一民警将手伸向男子的枪,男子瞬间反应很大,要求民警不许碰他的枪。民警被他这一下的过激反应弄得有些发懵,为什么他对这个枪这么重视?

军人爱惜自己的枪是正常的,可是不应该有这么激烈的反应.大家都是兄弟单位,偶尔把玩一下别人的枪支这种情况也是会存在的,这人怎么突然就这样了?

有经验的民警发现了不对劲,推测这把枪可能是了解男子身份的关键点,决定从那把枪下手。

根据枪的编号,民警们迅迅速查到了这支枪的来源,这支手枪属于四川松潘的一位镇长。四川松潘因为地区特殊,有很多少数民族,治安不稳定,可能会威胁公务人员的安全,所以那里的干部会配一支手枪用来防身。

干部防身的手枪为什么会到这男子的手中?这男子和松潘的镇长有什么样的关联?

杀人犯最终落网

杀人犯冒充镇长侄子,偷走镇长防身手枪,最后结局如何?

根据枪支的编号,警方很快联系到这位镇长。据镇长描述,自己的枪支前段时间被侄子偷走了。自己的这位侄子,现在是一个部队的小军官。

不过他小时候和父母走失,前段时间刚刚认回来。在家族聚会上,侄子专门问起他枪支的问题,他当时也没在意,就提了一下,那是国家发给他们这种少数民族地区干部,用于自保的枪支,谁曾想,那孩子竟偷偷的把枪给拿走了,现在也联系不上这小子。

听到这里,警察瞬间明白过来,这位镇长也被眼前的男子骗了,他根本不是镇长的侄子。

此时,男子已经在派出所待了一天一夜,审问的警察非常疲惫,但是男子依旧没有说出他的真实名字和部队编号,民警们彻底坐不住了。

民警大多数都有过部队服役经验,他们仔细观察男子的一举一动,乍一看和部队习惯有些符合,但是有行为不符合军人的日常生活习惯,反倒是像人们想象中的军人。

所以他们断定这人在假冒军人。一个普通人为什么要假冒军人?难道他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需要用军人这个身份来遮掩?

一位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提出,根据他的长相身形,搜索一下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的通缉犯,尤其是大案要案的通缉犯。听到这里,大家恍然大悟,这个人竟可能是潜逃的罪犯。

根据男子的外貌貌特征,警方立刻锁定了一名叫作李仕义的杀人犯。这个李仕义来自湖南,曾经因为感情纠纷杀过一名怀有身孕的女子。

找到相似的罪犯之后,警方立刻将男子的指纹和通缉令上指纹进行比对,发现这男子就是潜逃的李仕义。

李仕义在杀人之前是湖南安江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员工。那时候的李仕义有工作,有女朋友,看似生活幸福。但是他却发现怀孕的女友和一男子纠缠不清,一怒之下,杀害了女友。

杀人之后的李仕义当然不敢继续呆在湖南,他回家拿上所有钱之后,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路。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查,李仕义一路逃到四川。

在逃亡途中,李仕义认识了蒋某。这位蒋某之前因为犯过错,在劳改局待了一段时间。出来之后,也没有去找正式工作,整天无所事事,在街上游荡。

李仕义因为被全国通缉,不敢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外面,所以他就拜托蒋某在外边帮他打听消息。他也会付给蒋某一部分酬劳,两人就这么渐渐熟悉起来。

这时,李仕义从蒋某口中得知,他们几兄弟中,竟有一位是四川松潘这边的镇长,他们还有一个亲姐姐,曾经生过两个孩子,其中一个儿子在五六岁时就走丢了,如今20多年过去了,那孩子的年龄应该和李仕义差不多大。所以李仕义心里开始有了一个想法,他想要冒充这位这位镇长的侄子。

打定主意后,李仕义以蒋某手脚不干净,偷了东西为理由,将唯一知道他底细的蒋某送进了劳改局。这时,李仕义就开始设计,让镇长姐姐认回自己,以便冒充镇长的侄子。

因为八十年代基本没有亲子鉴定的概念,镇长一家都把李仕义当作当年那个走失的孩子,对他非常疼爱。凭着这这层身份,李仕义接触到了镇长手中的那把枪,并且趁着镇长不注意将其偷走。偷走枪以后,李仕义也搞了一身假军装,开始大摇大摆的假装军人,

在那个年代,军人是非常神圣的职业,很少有人冒充军人。而且李仕义身上带着的那可是真枪,所以大部分人都对他的身份没有什么怀疑。

李仕义凭着这身军装到处招摇撞骗,骗了人别人不少的钱财,包括文章开头的照相机,也是他利用军人的身份骗来的。不过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,李仕义迟早会为自己的猖狂付出代价。

1984年,李仕义因为故意杀人罪,被判处死刑。

小杨军人蒋某男子李仕义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